本地新闻
·
我市三举措筑牢“小饭桌”食品
·
舒城县蔬菜产业产值突破15.
·
“六安瓜片”品牌价值55.8
·
六安拥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
·
雅迪新能源金寨基地(三轮车)
·
上半年全市缴存住房公积金25
关于艾滋病防治试剂采购项目的询价
六安市疾控中心(市卫生监督所)关
关于2025年放射性危害因素监测
六安市疾控中心(市卫生监督所)关
六安市疾控中心(市卫生监督所)关
关于“六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
六安市疾控中心实验仪器设备检定或
关于六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类免
关于“六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
六安市疾控中心实验仪器设备检定或
本地新闻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六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本地新闻
六安:依托“红+绿” 迈向“全域游”
信息来源自: 皖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5/2/13
阅读次数:802

    新的一年,我市将以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促进文化传承发展。依托红绿资源禀赋,高质量发展全域旅游,持续擦亮“绿水青山 红色六安”品牌,奋力打造全国知名红绿交融文旅康养基地、长三角高品质休闲度假康养旅居目的地,成为上海市、合肥市的最美“后花园”。

    科学规划绘就全域旅游新蓝图。编制完成《六安市红绿融合高质量发展规划暨文旅强市建设规划(2025-2030年)》《六安市800公里大别山风景道规划》,启动《六安市“十五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坚持全景式规划、全时段体验、全业态融合、全要素集聚、全领域覆盖,推进交旅、水旅、农旅、商旅等深度融合,构建大别山、江淮分水岭、主城区、淮河水乡四大片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为城市更新赋能,为乡村振兴添彩。

    激发潜能铸就支柱产业新辉煌。实施重大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建设一批标志性重大文旅项目,推动民宿“两化三改造”,开发文化演艺、温泉康养、VR体验等新产品,打造文旅产业新增长极。以创新驱动和市场导向为核心,提升文化产品表现力和旅游产品体验性,逐步将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

    深挖资源彰显红色旅游新魅力。以“研学大别山 行走的思政课”为引领,培育研学旅游新业态,推进研学旅游全域化、品牌化、市场化发展。深入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推进革命文物主题游径建设,举办第八届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让红色精神赓续传承、历久弥新,进一步提升“绿水青山 红色六安”的知名度、传播力和影响力。

    赓续文脉谱写文化传承新乐章。推出《六安记》《淠史杭》《六安茶》等标志性专题研究成果,体系化回答“何以六安”等历史文化探源课题。加快推进六安茶文化博物馆、皖西博物馆改陈等项目,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以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为驱动,设计“六安游礼”等文创产品。实施非遗传承薪火行动,提升大别山风景道上的非遗之旅等品牌活动影响力,让传统非遗走进大众视野、融入现代生活。

    强化供给打造文化精品新高地。持续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完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用好“村晚”、戏曲进乡村等载体,优化智慧图书馆、公共文化云等线上平台,实现文化供给精准匹配。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策划“送戏进万村”“好戏六安”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创新“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空间,推出更多接地气、有人气的精品佳作,让文化滋养城市发展。

    提升服务筑牢行业安全新防线。深入开展“极致服务看六安”旅游安全服务体系化提升行动,推进文旅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围绕“发现上报、整改销号、复核复查”全链条,加强闭环管理,常态化开展督导和“回头看”,制度化加强安全保障,精细化提升服务水平,常态化构筑应急防线,确保文旅行业安全稳定运行。





 相关新闻

 我市三举措筑牢“小饭桌”食品安全防线  2025/9/5
 舒城县蔬菜产业产值突破15.2亿元  2025/9/1
 “六安瓜片”品牌价值55.83亿元  2025/8/29
 六安拥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2家  2025/8/27
 雅迪新能源金寨基地(三轮车)正式投产  2025/8/25
 上半年全市缴存住房公积金25.63亿元  2025/8/21
 全市技能人才已达到47.56万人  2025/8/19
 舒城精密电子基础件产业集群快速崛起  2025/8/13
 金寨县: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50亿元  2025/8/7
 上半年我市平板显示模组出口增长85倍  2025/8/5

CopyRight © 六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地址:六安市皋城中路 邮编:237000
E-mail:lacdc@foxmail.com
总计访问人次:
5659611
在线人数: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