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牙膏的功能太多了,美白、防蛀、滋养……市场上的牙膏种类琳琅满目,宣称功效各异,价格更是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那么,选择牙膏时到底该关注哪些指标呢?
牙膏好不好 摩擦剂是主导
牙膏的定义:牙膏是“由摩擦剂、保湿剂、增稠剂、发泡剂、芳香剂、水和其他添加剂(含用于改善口腔健康状况的功效成分)混合组成的膏状物质。”普通牙膏和功效性牙膏的主要成分都是摩擦剂,清洁作用主要由摩擦剂完成;功效性牙膏的功效则体现在“其他添加剂”上,如含氟牙膏本身也是一种功效性牙膏,因添加了氟而具有防龋固齿的作用。
各种牙膏使用的摩擦剂各不相同,一般说来主要有以下4种:使用量比较大的是碳酸钙、二氧化硅;其次是磷酸氢钙。另外还有用量较少的氢氧化铝等其他摩擦剂。
消费者需要对牙膏的成分有基本了解,例如保湿剂主要有甘油、山梨醇、聚乙二醇,增稠剂常见为CMC(羧甲基纤维素钠),目的是将牙膏中多种原料成分有机地黏合在一起制成膏状,从而方便使用。
摩擦剂的好坏可以反映牙膏的档次。氢氧化铝和磷酸氢钙属于比较高档的摩擦剂,但用量较少。二氧化硅也不错,而且被一些知名品牌大量使用。碳酸钙的档次则不如前几种,但使用量大。此外,各种摩擦剂的颗粒都有大小区别。一般说来,颗粒大的不如颗粒小的,颗粒细一点对牙齿表面的损伤小一些。牙膏的价格贵并不意味着其所使用的摩擦剂就好,消费者要注意查看成分中所列出的摩擦剂是哪种。
首选清洁功能 别信牙膏治病
无论是纯白色、水晶状,还是纯白带彩条、纯白加颗粒,总体来说都是厂家在生产工艺上的不同体现,或者添加了某种成分,为了给消费者更多样化的选择,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值得注意的是,牙膏的基本功效就是清洁,如宣称具有某种特殊的保健功效,则要通过功效标准的检测。
牙膏只是一个口腔清洁护理产品,有时可作为口腔治疗的辅助产品,并不能替代药物。所以日常在选用牙膏时,选择标准是其是否能满足基本的清洁功能即可,而不要“舍本逐末”,一味追求牙膏的美白、脱敏等附加功效,而忽视了牙膏最根本的清洁功效。
氟含量有底线 利于固齿防龋齿
成人的含氟牙膏的氟含量底线是0.05%,范围在0.05%~0.15%,并规定儿童含氟牙膏的氟含量在0.05%~0.11%之间。
牙膏中游离氟的有效性在刚出厂时最高,并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如果氟含量过低的话,很可能在后期使用时已不起作用了。
对于儿童来说,正是恒牙萌出时,牙齿的钙化程度不够,氟可以起到固齿作用,而老年人牙龈会逐渐萎缩,造成牙根暴露在外,易患根面龋。因此,老年人和小孩可以有意识地使用含氟牙膏,当然成人也可以选用。不过,是否需要选择含氟牙膏,还要看地域因素。低氟区的人可以有意识地使用含氟牙膏,高氟区的人则要避免过量使用含氟牙膏。
pH值调高 防止牙齿“脱矿”
牙膏的pH值(酸碱值)是5.5~10.0,这意味着牙膏的最低酸碱度不能低于5.5。牙齿的主要组成成分是钙质,在酸性环境中容易“脱矿”(即牙齿里面钙质等矿物质丢失)。如果pH值过低,会导致牙齿“脱矿”等而损伤牙齿。
香味泡沫 与清洁度关系甚微
很多人对牙膏的印象与对洗面奶一样,没有泡沫就感觉清洁没有到位。其实,牙膏的香味由添加的芳香剂产生,泡沫则是由发泡剂产生。泡沫对清洁牙齿有一定辅助作用,因为泡沫的表面积大,可以带动一些污垢的流动和脱落,但牙膏中主要起清洁作用的还是摩擦剂,低泡沫的牙膏并不影响牙膏的功效。
防牙病 口腔习惯更重要
相比于牙膏的种类,养成好的口腔习惯更重要。例如每日应早晚刷牙,晚上刷牙后不要再吃东西;刷牙方法讲究“面面俱到”,三个面都要刷到,而且要竖着刷,才不容易损伤牙;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刷牙也有清洁不到的位置,所以牙线的使用是必要的;定期洗牙,“洗牙把牙齿空隙洗大”是误区,正是因为长期不彻底洁牙,才会使菌斑钙化形成牙结石。
来源:大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