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女性患隐形肥胖
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一项最新报告显示,中国人的腰围增长速度竟成世界之最!目前肥胖人口达3.25亿人,增幅超过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
“有些人现在看起来身材匀称、体重也算正常,但其体脂率偏高,这些人的身体状态比那些全身肥胖的人还要糟糕。”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朱惠娟告诉记者,白色脂肪组织分布于人体的多个部位,可分为内脏型肥胖和皮下脂肪型肥胖两种。其中,皮下脂肪指的是最接近皮肤的那层脂肪,能起到保温和蓄积能量的作用。
也就是说,要准确判断是否属于“胖人”,仅靠测量体重是不够的,体脂率才是衡量指标。朱惠娟表示,正常成年人的体脂率大约是男性20%、女性25%。研究发现,19岁以上的女性,每3个就有1个属于“隐形肥胖”,这部分人普遍体重指数(BMI)值低,但体脂率超标。
然而,对于体内脂肪的本质,很多人还不了解。据世界心脏联合会的统计,在医疗事业相对发达的美国,46%的人内脏脂肪过剩,而超过这个比例的人不知道其危害性;绝大多数医生在为病人体检的时候也不测量腰围,而这正是检测内脏脂肪是否过多的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
脂肪伤害身体哪儿
近日英国《每日邮报》载文揭示了肥胖对身体各器官、骨骼及肌肉带来的各种危害。其中,内脏脂肪被推上了“第一被告席”。
英国伦敦大学皇家理工学院教授吉米·贝尔教授指出,当内脏脂肪进入消化系统时,会对肝脏等器官造成损害,引发脂肪肝,还会扰乱新陈代谢,引发2型糖尿病和不孕。不仅如此,内脏脂肪还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几率,导致动脉炎症,甚至容易导致抑郁。内脏脂肪还可能致癌。
贝尔教授表示,内脏脂肪会导致体内毒素难以正常排出。还会产生多种化学物质,与心脏病关系密切。肥胖还会导致心脏肥大,进而使心脏泵血效率大大降低,导致气短和疲劳。
如何消灭隐形肥胖
那么,应该怎样判断你的内脏脂肪是否过剩呢?最简便的方法是计算腰围与臀围的比值,只需一条卷尺,就能判断出内脏脂肪是否过多。
第一步:用卷尺测出腰臀比例(腰臀比例=腰围÷臀围)。方法是,笔直站立,轻轻吸气,用卷尺测量肚脐上方腰围与最凸出臀围。如果男性腰臀比例在0.9,女性在0.8以上,就表明是内脏脂肪过剩的高危人群,需要马上进行第二步测试。
第二步:测试腰腹皮下赘肉的方法是,试着捏肚脐周围,如果能轻松捏起2厘米,表示堆积的是皮下脂肪,如果捏不起来,表示很多脂肪堆积在内脏里。
如果想更精确地了解信息,可以到医院进行测量,计算出腹腔内脂肪的面积,如果内脏脂肪面积超过100平方厘米,即可诊断为内脏脂肪型肥胖。
要想远离隐形肥胖,可从减少脂肪的生成和增加脂肪的消耗这一进一出上下功夫。饮食上少精多粗,把一部分精米白面换成豆类、粗粮,少吃肥肉和油炸品,改变以往的烹饪习惯,最好把炒、炸的方式改成蒸、煮、烫、炖。记录下每天的饮食状况,不只是三餐,零食和饮料也要记录在内。这样可以监督自己,避免摄入过多的热量。此外,每天吃一勺有滋补作用的坚果,用山药、红薯等薯类食材来替代米饭,对减少体脂有好处。
适量运动也是保证身体“收支平衡”的好办法。多参与大耗氧量的全身运动,如游泳、爬楼梯、柔软操或健身操、骑脚踏车等,每次运动需持续20分钟以上。还要改变长期****、经常熬夜等不良生活和工作习惯。
来源: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