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甲型H1N1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表面结构及其基因特性的不同又可分成许多亚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携带有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包含有禽流感、猪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核糖核酸基因片断,同时拥有亚洲猪流感和非洲猪流感病毒特征。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称为甲型H1N1流感。
2、甲型H1N1流感病毒名称是怎么来的?
流感病毒有三种类型:甲型(A型)流感病毒感染哺乳动物以及鸟类;乙型(B型)流感病毒只感染人类,疾病的产生通常较甲型病毒温和;丙型(C型)流感病毒只感染人类,并不会引起严重的疾病。甲型流感病毒,包括上百种不同亚型的流感病毒。甲型H1N1流感病毒就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的亚型,因此称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
3、甲型H1N1流感有哪些特征?
潜伏期较普通流感、人感染禽流感长,为1-7天,一般1-3天。传染期为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7天,若病例发病7天后仍有发热症状,表示仍具有传染性;儿童,尤其是幼儿,传染期可能长于7天。传染源主要是病人与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与季节性流感类似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如飞沫也可通过接触到被甲型H1N1流感病毒污染的物品后触摸口鼻而获得感染。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普遍易感,患者大多为青壮年。
4、甲型H1N1流感与禽流感和普通流感对比有什么区别?
|
甲型H1N1流感 |
禽流感 |
普通流感 |
传播途径 |
该病毒非常活跃,传播能力较强,可在人群间广泛传播。人群间传播主要是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喷嚏为媒介。 |
禽流感病毒迄今只能通过禽传染给人,不能通过人传染给人。 |
人际传播,空气飞沫传播为主,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后1—7天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 |
症状 |
甲型H1N1流感的最明显症状是“最初出现类似普通流感症状,但体温突然超过39度,肌肉酸痛感明显增强,伴随有眩晕、头疼、腹泻、呕吐等症状或其中部分症状。 |
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导致死亡。 |
普通人流感与甲型H1N1流感的症状相似。 |
潜伏期 |
潜伏期一般1至7天左右,较流感、禽流感潜伏期长 |
人禽流感潜伏期一般为1~3天,通常在7天以内。 |
流感的潜伏期为1-4天,平均为2天。 |
病死率 |
甲型H1N1流感的病死率为1%左右,和一般流感差不多,但明显低于人感染禽流感。 |
人患禽流感病死率达60%。 |
普通流感可致死,但病死率较低。 |
易感人群 |
甲型H1N1流感致死的患者年龄绝大多数在20岁至45岁之间,属于青壮年。 |
在已发现的感染病例中,13岁以下儿童所占比例较高,病情较重,其属于易感人群。 |
四类最易感染流感的人群,分别是:老年人,慢性病人群,经常接触流感人群的医护人员,儿童。 |
防治疫苗 |
我国已研制出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已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可于今年秋冬季给重点人群接种。 |
各国已在研制预防禽流感的疫苗。 |
已研制出可预防流感的疫苗,接种时间多为每年10-11月中旬,每年接种1次。 |
5、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会有哪些表现?
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的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腋温≥37.5℃)、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呕吐和(或)腹泻。体征主要包括咽部充血和扁桃体肿大。约10%病例可不发热。
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加重。病情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
6、如果出现流感样症状,如感觉身体不适,发高烧,咳嗽和(或)喉咙痛,应该怎么办?
及时到当地设有发热门诊和感染性疾病科的医院就医确诊。 减少与其他人的接触:使用口罩,或与其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 尽可能呆在家中,不要上班、上学或去人多的地方。休息并大量饮水。 咳嗽和打喷嚏时用一次性纸巾掩住口鼻,并适当处理用过的纸巾。经常和彻底地用肥皂和水清洗双手,特别是在咳嗽或打喷嚏之后。 寻求他人帮助来处理需要与其它人接触的家务活,比如采购东西。
7、平常出门需要戴口罩吗?
如果你没有患病,就不必戴口罩。如果你正患病,要戴口罩,尽量呆在家中,避免与人接触,保护好家人和他人。 如果你正在护理病人,就应当戴口罩。所有口罩应经常清洗消毒。
8、一般市民怎样做好自我保护?
(1)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接触时一定要带口罩。
(2)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3)充足睡眠,勤于锻炼,保证营养、室内保持通风
(4)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5)经常和彻底地用肥皂和水清洗双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6)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立即到正规医院就医(就医时应戴口罩)。
9、哪些人属于甲型H1N1流感高危病例?哪些人是重症病例?
高危病例是指患甲型H1N1流感后可能病情较重,病死率较高的人群。包括:年龄小于5岁的儿童;年龄大于或等于65岁的老年人;妊娠妇女。
另外,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的也属于高危病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19岁以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集体生活于养老院或其他慢性病疗养机构的人员。
重症病例是指患者合并肺炎或低氧血症、呼吸衰竭;合并感染中毒性休克;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或多脏器功能衰竭。
在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接触传染期甲型H1N1 流感病例的人群。甲型H1N1 流感密切接触者需要配合卫生部门开展为期7天的居家医学观察,观察期间不得外出,按照相关要求进行预防性服药,并配合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做好相关调查工作。观察期间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咽痛等)应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有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药物,达菲(又称奥司他韦)对甲型H1N1 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预防和治疗甲型H1N1流感最为有效。扎那米韦对甲型H1N1 流感病毒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些药物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研究证明金刚烷胺、金刚乙胺对预防甲型H1N1 流感有效。
专家提醒,为防止甲型H1N1流感在学校扩散、蔓延,学校、医疗卫生机构要密切配合,加强晨检制度,发现有流感样症状学生,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采取相应防控措施;家长发现孩子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同时及时报告学校,共同做好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维护广大学生的健康。
( 健康教育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