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新闻
关于2025年宣传品采购(二次)
关于艾滋病性病宣传视频询价结果公
六安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及新冠变异
关于艾滋病性病宣传视频询价采购公
关于地方病防治试剂采购项目评审结
关于食品风险监测试剂采购项目评审
关于地方病防治试剂采购项目的询价
关于食品风险监测试剂采购项目的询
六安市疾控中心2025年度试剂耗
HIV核酸检测试剂盒采购单一来源
疾控新闻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六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疾控新闻 > 疾控综合
[健康报]全生命周期 自始至终防慢病
信息来源自: 健康报
发布时间:2016/8/31
阅读次数:1297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梁晓峰 慢病社区处副处长 吴静 

  生命周期有不同的阶段 

  2016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这是我国第一次把全生命周期健康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全生命周期是指人的生命从生殖细胞的结合开始一直到生命的最后终止,其中包括孕育期、成长期、成熟期、衰老期直至死亡整个过程。 

  通俗地讲,全生命周期就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从受精卵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完整过程。全生命周期可以按照不同的目的和方法划分为不同的阶段,一般认为可以分为妊娠期—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少年期—青春期—中年期—更年期—老年期—临终期。虽然可以人为地把生命周期分为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时期和阶段也各有特点,但其实每个阶段都是生命周期的组成部分,都有内在的联系,不能完全割裂。比如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低出生体重婴儿成年后死于缺血性心脏病的概率更高,并由此提出了“胎儿起源假说”。可见生命早期的健康状况对于后期有重要影响,疾病防控必须关口前移,预防为主。 

  不同阶段疾病防控各有重点 

  由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健康状况的特点不同,各阶段疾病防控和健康管理的重点自然也有不同。比如,妊娠期和新生儿期,特别是生命早期一千天是决定整个人健康的关键时期,重点是保证健康的生长发育,卫生保健服务的重点应当放在营养保障、避免意外伤害等方面;在学龄前期和学龄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也是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关键时期,应当以托幼机构和学校为重点,加强对儿童常见病和伤害的预防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上;到了青春期和青少年期,则要更关注青春期特殊的心理健康问题;中年期已进入慢性病高发年龄段,对慢性病的防控成为重点;而老年期因为生理退行性变和免疫力降低,更应注意对各种慢性病,以及老年痴呆、抑郁、意外伤害的防控。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最主要死因 

  把全生命周期健康提到国家战略地位正是反映出我国决策者高瞻远瞩,尊重和顺应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内在规律,体现出顶层设计和策略制定的全局性、整体性和连续性。而全生命周期健康战略的实施必然要求对我国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其发展趋势有清晰的研判。现在,我国人口的疾病谱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为主的慢性病已经成为影响国民健康的最主要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的最主要死因,从1973年~1975年的53%上升到2012年的86.6%。《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我国2012年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糖尿病患病率为9.7%,与2002年相比,患病率呈上升趋势。40岁及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率为9.9%。根据2013年全国肿瘤登记结果分析,我国癌症发病率为235/10万,肺癌和乳腺癌分别位居男、女性发病首位,十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是生长发育积累的过程,同时也是疾病发生相关危险因素累积的过程。研究表明,慢性病的发生发展正是相关危险因素在生命过程中日积月累的结果。慢性病基因易感性在整个生命周期变化并不大,但其他因素的累积作用显著。如胎儿时期的母亲营养状况、婴儿出生体重等因素,婴幼儿以及儿童期的营养状况、饮食习惯、身体活动、感染等因素,青少年时期的肥胖、吸烟、身体活动不足等因素,这些相关因素随着生命周期逐渐积累,促成慢性病的病因链推移和发展,最终导致成年期慢性病的发生。 

  预防是最具成本效益的防控手段 

  虽然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但慢性病是可防可控的。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提出,预防是最具有成本效益的慢性病防控手段。控烟、减盐、改善膳食和增加身体活动、减少有害饮酒、推广基本药物和技术被国际上推荐为五项优先干预措施。我们的研究发现,对老年人等慢性病高危人群接种适宜肺炎疫苗,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效果,投入产出比可达到1:13~22。 

  慢性病又被称为生活方式疾病。在影响健康的四大类因素遗传、环境、生活方式和卫生服务中,生活方式的贡献率可高达60%左右。国内外研究和实践已经证实,烟草使用、不合理饮食、身体活动不足、有害饮酒是许多慢性病共有的可防可控危险因素,而这些通过自我健康生活方式就可防可控的危险因素目前在我国仍未得到有效防控。 

  全生命周期健康战略的提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慢性病防控工作提供了关键契机,而加强慢性病防控也是落实全生命周期健康战略的重要途径。 

  建议把握几个重点:一是寓健康于万策,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大健康战略体系,制定针对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特点的慢性病防控专项行动。二是坚定不移地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坚持防治结合,采取措施重点防控那些可防可控的慢性病危险因素。三是强调政府和个人共同承担责任,政府着力营造健康支持性环境和社会氛围、着力解决健康服务可及性的问题,而个人应加强对自己和家庭健康负责的意识并积极采取行动。四是统筹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与营养监测系统和标准化健康档案,借助信息化手段,连续观察全生命周期的生长发育、健康与疾病状况,探索慢性病综合病因的累积效应规律并有效应对。五是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按照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2016年~2025年方案要求,未来十年积极推进“三减三健”,实现“减盐、减油、减糖”和“健康体重、健康口腔、健康骨骼”的目标。六是继承发扬祖国医学和民族医学瑰宝,进一步发挥中医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和群众基础好的优势,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 

  (来源:健康报 2016年8月26日) 

 





 相关新闻

 八成人缺一种脂肪  2025/7/1
 常吃茶、浆果、黑巧克力和苹果的人,为何寿命长?  2025/6/24
 身体运转慢容易攒病  2025/6/19
 防脑病从17处入手  2025/6/12
 长胖,易疲劳,当心胰岛素抵抗  2025/6/4
 半数糖友营养有缺口  2025/5/26
 帕金森病增速太快  2025/5/8
 城市建设要考虑血压  2025/4/28
 澳大利亚人崇尚早睡早起  2025/4/22
 国家卫健委发布睡眠健康范本,好睡眠有4个特点  2025/4/17

CopyRight © 六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地址:六安市皋城中路 邮编:237000
E-mail:lacdc@foxmail.com
总计访问人次:
5438907
在线人数: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