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新闻
关于2025年宣传品采购(二次)
关于艾滋病性病宣传视频询价结果公
六安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及新冠变异
关于艾滋病性病宣传视频询价采购公
关于地方病防治试剂采购项目评审结
关于食品风险监测试剂采购项目评审
关于地方病防治试剂采购项目的询价
关于食品风险监测试剂采购项目的询
六安市疾控中心2025年度试剂耗
HIV核酸检测试剂盒采购单一来源
疾控新闻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六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疾控新闻 > 疾控综合
一白遮百丑?专家称科学美白才是关键
信息来源自: 中国医药报
发布时间:2018/3/7
阅读次数:1348

    记者:“肤白胜雪”一直都是东方审美文化的主流。在“一白遮百丑”观念的影响下,“白”成为我国女性锲而不舍的执着追求,于是,美白祛斑化妆品成为追求“肤白胜雪”女性的最爱。然而,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最近发布的关于29批次祛斑/美白类化妆品不合格的通告,值得爱美人士的重视。追求美白可以,但一定要注意健康科学。

 

  今天,我们请来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食品化妆品检定所副所长王钢力,为大家打开“科学美白”的大门。

 

  王钢力:

 

  皮肤分为表皮和真皮。表皮是皮肤的浅层结构,由里及外共分为五层,即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影响肤色的主要因素是黑素,这是一种呈褐色或黑色的蛋白质衍生物,由基底层黑素细胞合成并输送到角质层形成细胞。目前,人体中存在两种黑素,一种是黄红色的褐黑素,其在皮肤中的功能尚不清楚;另一种是呈棕褐色的优黑素,又名真黑素,这也是影响人们肤色的决定性因素。如黄种人皮肤内的黑素主要分布于基底层;黑种人皮肤内的基底层、棘层及颗粒层都有大量黑素存在,且表层浅部也有大量分布;白种人皮肤内黑素分布情况虽然与黄种人相同,但黑素含量比黄种人少。

 

  对于同一人种的肤色差异,则是除了黑素以外,肤色还受到其他一些因素影响,如皮肤中胡萝卜素、血管分布和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表皮厚度及光线在皮肤表面的散射等。另外,内分泌、精神状态以及一些皮肤病也会影响肤色。

 

  因此,想要皮肤白,关键是要抑制黑素生成,黑素受以酪氨酸酶为主的多种酶及细胞因子等内在因素和中长波紫外线等外界因素影响。目前市场上的美白祛斑产品,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抑制黑素细胞增殖与分化、抑制黑素合成酶、阻断黑素颗粒的运输、加快表皮细胞代谢速度、阻断黑素生成过程中的信号转导通路等途径来进行。另外,还有通过清除、减少外源性因素等诱发黑素形成的负面影响来美白的,如使用防晒产品能部分减少紫外线照射引起的获得性黑素,但并不能减轻或消除已形成的色素沉积。

 

  某些美白成分在一定浓度下可能会对皮肤产生刺激或过敏等影响,我国目前已对一些明确有安全风险的成分作了禁用(如氢醌等)或限用的规定。同时为加强美白化妆品监管,保障消费者权益,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于2013年将美白化妆品“纳入祛斑类化妆品管理”,上市前需经过更多的安全性检验和审评审批程序。但仍会有一些不法生产企业,为使美白效果更快更明显,在产品中添加重金属汞、糖皮质激素等禁用物质。汞可通过皮肤吸收,并蓄积在体内,长期使用含汞化妆品会引发慢性中毒,损害人体肾脏等器官,《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规定汞的限值为1mg/kg(含有机汞防腐剂的眼部化妆品除外)。长期使用含有糖皮质激素类的化妆品可能导致面部皮肤产生黑斑、萎缩变薄等问题,还可能出现激素依赖性皮炎等后果。

 

  据研究,以烟酰胺为主要活性成分的美白类化妆品,对炎症性色素沉着具有一定效果;甘草提取物类美白产品,则对黄褐斑有一定的效果;而维生素C衍生物类美白化妆品,在美白皮肤的同时,还可以改善光老化。

 

  所以,消费者一定要选择正规合格且适合自身皮肤状况的美白化妆品,并且要了解正确的使用方法,以达到保护皮肤、美化形象的作用。在使用美白化妆品时,一定要尽可能减少晒太阳,必要时配合使用防晒化妆品。黑素形成后,除一部分被分解外,另一部分会随着表皮细胞老化而脱落清除,这个过程一般需要28天左右,所以美白不能急功近利,要符合皮肤代谢规律。





 相关新闻

 八成人缺一种脂肪  2025/7/1
 常吃茶、浆果、黑巧克力和苹果的人,为何寿命长?  2025/6/24
 身体运转慢容易攒病  2025/6/19
 防脑病从17处入手  2025/6/12
 长胖,易疲劳,当心胰岛素抵抗  2025/6/4
 半数糖友营养有缺口  2025/5/26
 帕金森病增速太快  2025/5/8
 城市建设要考虑血压  2025/4/28
 澳大利亚人崇尚早睡早起  2025/4/22
 国家卫健委发布睡眠健康范本,好睡眠有4个特点  2025/4/17

CopyRight © 六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地址:六安市皋城中路 邮编:237000
E-mail:lacdc@foxmail.com
总计访问人次:
5419222
在线人数: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