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新闻
关于艾滋病性病宣传视频询价结果公
六安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及新冠变异
关于艾滋病性病宣传视频询价采购公
关于地方病防治试剂采购项目评审结
关于食品风险监测试剂采购项目评审
关于地方病防治试剂采购项目的询价
关于食品风险监测试剂采购项目的询
六安市疾控中心2025年度试剂耗
HIV核酸检测试剂盒采购单一来源
2025年度冷库维护校验项目评审
疾控新闻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六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疾控新闻 > 疾控综合
网红食品的价格为何越来越高?靠炒作出名的食品红不长
信息来源自: 生命时报
发布时间:2021/9/13
阅读次数:1949

本报特约评论员 商 旸

最近,“雪糕起步价涨至2元”的话题引发关注,网红雪糕愈来愈高的价格令不少网友直呼“雪糕自由没有了”。有媒体调查发现,雪糕只要挂上“网红”标签基本就等同于高售价。以某品牌雪糕为例,单支线下售价直奔20元,线上10支组合的价格也高达数百元。不仅雪糕,很多所谓网红食品,价格都不太亲民。从私房美味到家酿果酒,从早茶点心到夜宵小吃,从美容靓汤到食补偏方,网络里红起来的食品无奇不有。这些大受追捧的食品,不但售价普遍高过同类商品,涨价更是成为常态。人们不禁疑问,网红食品的价格为何越来越高?

有人说,是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成本增加。其实,对以雪糕为代表的部分网红食品而言,高价格与成本增加关系并不大,更多与品牌高端化定位有关,目的自然是为了谋求高售价所带来的高利润。此外,对不少消费者来说,购买网红食品是种“新食尚”,发到社交平台能满足“分享欲望”。正是利用朋友圈熟人关系、口碑传播的社交特性,一些品牌经常发动众多营销号为其背书,并用图片、视频等方式,给粉丝制造一种如临其境的现场感,不仅让食客胃口大开,价格也越炒越高。

其实,高价不一定代表更高质量。那些迅速蹿红的食品,就其外形口感和营养价值而言,并不比同类产品强多少,甚至有的还是“三无”产品,连基本食用安全都无法保证;有的夸大自身功效,涉嫌以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如果企业总想着靠五花八门的炒作获利,没有自身过硬的品质作保障,仅以各种营销手段制造噱头吸引眼球,就算短时间内有效,长此下去肯定无法留住消费者,难逃短命魔咒。

“吃货”们的眼睛是雪亮的。有趣、新奇只是食品的附加价值,仅凭“创意”营销难以赢得更多回头客。无论生产什么食品,不把提升消费者体验满意度放第一位,早晚会沦为过气商品。多在产品质量上做文章,消费者对优质产品的美好期待才有可能得到满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种食品要想“长红不衰”,品质永远是最根本的保障。

首先要把住安全关。这是底线,也是红线。商家要加强自律,多在保障食品安全上加大投入、完善制度。相关部门也应创新方式,对网红食品的营销行为保持高效监管,对任何触碰质量红线的行为一查到底;同时要尽快完善法律制度,标本兼治。作为直接受食品安全影响的一方,消费者更要主动维护自身权益,消费时多留神、多警惕,细致观察食品的制作环节是否合规。如果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地向相关部门提供线索,还可以把问题食品列入消费黑名单,用脚投票。

在提升品质上下功夫。企业要多做市场调研,发现新的消费需求,通过技术创新满足不同口感的差异化,同时,提升产品的配方特色、营养价值。在此基础上,再使用恰当的营销手段,结合互联网垂直化、细分化的传播特点,精准定位消费群体,打造舒适美好的场景体验。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打动消费者,让自己的产品红得持久、坚实。

 





 相关新闻

 八成人缺一种脂肪  2025/7/1
 常吃茶、浆果、黑巧克力和苹果的人,为何寿命长?  2025/6/24
 身体运转慢容易攒病  2025/6/19
 防脑病从17处入手  2025/6/12
 长胖,易疲劳,当心胰岛素抵抗  2025/6/4
 半数糖友营养有缺口  2025/5/26
 帕金森病增速太快  2025/5/8
 城市建设要考虑血压  2025/4/28
 澳大利亚人崇尚早睡早起  2025/4/22
 国家卫健委发布睡眠健康范本,好睡眠有4个特点  2025/4/17

CopyRight © 六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地址:六安市皋城中路 邮编:237000
E-mail:lacdc@foxmail.com
总计访问人次:
5415654
在线人数: 96